今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也是市建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新起航之年。市建投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特别是围绕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及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紧扣“一四五九”工作思路,明方向、补短板,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企业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企业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截至10月底,企业总资产879.63亿元、净资产400.46亿元、资产负债率54.47%,实现营业收入35.82亿元、利润1.08亿元。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工作持续发力,党在企业的领导力更加坚强
1.突出顶层设计,构建国企大党建格局。以落实党建“四同步”为抓手,切实将党建工作与企业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保障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协同联动。把党委会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明确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59项,厘清了党委、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确保党的领导与企业法人治理相辅相成。建立了大党建考核体系,同比例对应经营业绩考核,推动了党建目标与企业价值创造有机统一。严格落实《沧州市党委(党组)领导班子“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制定市建投《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工作细则》,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断提高集体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2.抓牢党史学习教育,持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市建投党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为主要形式,以党中央指定书目和参考书目为主要内容,全系统开展了专题集中学习164次,集团领导党史专题宣讲7场,组织红色教育活动10批次,查摆问题39条,制定整改措施41条。在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制发信息和视频50个。“实事”抓实,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城市面貌提档升级、农村困难群众帮扶、职工急难愁盼等内容,相继开展了帮助包联社区施划车位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帮扶村五保户等购买过冬物资、优化职工食堂管理、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等实事16项,有力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多措并举,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3.抓实“两转两促三思考”,促进工作成效大提升。聚焦转作风促落实,进一步完善督查督办机制,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为目标,明确专人盯办落实跟踪重点工作进展,确保集团公司各项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建立“日清日结”工作机制,对每日工作进行清理控制,真正做到案无积卷,当日事当日毕,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聚焦转观念促发展,成立建投首个“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致力于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操作指引,从思想上观念上打破束缚自身发展的壁垒。聘请了国内知名咨询公司为企业把脉问诊,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借助专业力量,破解发展难题,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晰。
4.抓严政治监督,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创新在各子公司开展主体责任审计工作,对全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推进党委及班子成员、纪委及班子成员、支委及班子成员根据责任分工分别签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确保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到位。组织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对各党支部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基层纪检委员(监察专员)监督作用。截止目前,基层纪检委员(监察专员)监督重大事项决策136次,监督“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160次,宣传讲解党纪法规15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72次,切实做到监督常在、形成常态。多向发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二)围绕企业做强做大,推进经营管理实现新突破
1.在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任务中担当尽责
一是抓好城市更新项目。自市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城市更新为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以来,市建投作为市政府授权的实施主体,积极作为、昼夜加班,成立了工作专班,并抽调精干力量奔赴一线,在积极配合市更新办推进前期工作的同时,主动对接央企前后进行了4轮对接及市场测试,与中铁建、中铁等央企对接了7轮,就项目包财务模型、边界条件、合作模式、招标文件、合同主要条款等进行深入洽商,并逐一确定。协调配合市更新办推进项目前期谋划、更新区域城市顶层设计、测量测绘、经济测算及片区划分等工作,探索项目可持续改造和更新模式,寻求和建立合法合规的项目投融资途径。12月4日,市建投编制的8个项目包的实施方案经由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12月6日八个项目包七个标段招标公告挂网,12月27日开标。目前我们正配合市更新办细化各项目包合同文本,为后续与中标合作方谈判签约打好基础;及时汇总央企内部上会所需资料,确保央企上会所需资料支撑。此外,市建投委派专人作为道路贯通组成员,全力协助市城管局加速推进22条断头路的前期手续办理、规划管线设计指标的制定等工作,目前施工单位与电力、供水、供热、燃气的对接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施工现场的清整工作,即将开展全面施工。
二是抓好非遗服务中心项目。市委、市政府要求该项目2022年7月20日前具备试运营条件,时间紧、任务重,市建投克服重重困难,成立了以集团党委书记张海勇为政委、总经理李宗兆为指挥长的领导小组,同时下设五个工作组,及时督导工程进展情况;制定赶工、抢工措施,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实现工期目标。到目前,项目设计方案经市委、市政府几轮修改意见调整后已于12月1日由规委会审核通过。预计2022年4月5日完成项目主体施工。
三是抓好重点在建项目。截止目前,劝学路及流津时代周边规划路,一期已完成通车;重庆路贯通工程,狮城大道以东400米已具备通车条件;世纪家园正在办理商业楼规划验收;东方世纪城二期住宅不动产证已办结;流津时代二期19栋楼已具备交房条件;雄安郊野公园沧州展园在14个展园中率先完成主体封顶且第一个完成竣工验收,并获得最佳城市展园金奖、城市展园建设金奖、城市展园设计特等奖,最佳施工质量特等奖。
2.在资产运营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盘活场馆资产,通过开拓市场、创新营销模式等多种手段,会展中心、水世界及游泳馆实现营业收入2802万元;二是盘活“僵尸”资产,对存在遗留问题的282处直管公房及门市制定了资产盘活方案,金融大厦、财苑小区也实现了租金收益;三是处置低效资产,对国资委划转的金融债权,能拍卖的拍卖,对变现无望的通过主管部门审核做销账处理。
3.在市场化转型中增强自身造血机能。一是聘请国内知名咨询公司为企业把脉问诊,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二是积极谋划项目,职业教育园区已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支持,近期将提交会议研究;线缆平台、环卫一体化、内涝治理等项目将成为市建投明年重点推进的内容;谋划了3个码头建设项目,目前正在跑办手续;北斗数据河北分中心已正式落户沧州,并由市建投主导;智慧泊车、智慧消防、物联网业务已正式开展。三是加强与大企业的合作力度,目前与华润合作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与北控的场馆委托运营已商谈多轮,即将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四是向县(市)延伸,目前已与盐山、吴桥、肃宁成立合资公司,未来将在安置房建设、园区建设、城区物业、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
(三)全力防范化解风险,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
1.用好传统融资工具。充分利用各金融机构的行业支持贷款,做好融资备选方案。
2.用活市场融资工具。分两期成功发行了12亿元公司债券,其中一期6亿元发行利率4.53%,创当期河北省发行利率最低;二期6亿元发行利率4.03%,创当期河北省AA+评级非公开债券品种历史最低发行利率记录。
3.积极为港务集团纾困解难。今年以来,港务集团面临极大的还款压力,市建投从大局着眼,先后筹措资金24亿元,并协助其取得30亿债券额度,保证了港务集团及时还债,有效地维护了沧州市域金融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
4.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省国资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若干措施》中提出“631”还款机制,即提前6个月制定到期还款计划、提前3个月落实资金来源、提前1个月备足偿债资金。我们结合明年的还款任务提前谋划,着手制定了融资方案,谋划中的10亿元中期票据和30亿元非公开公司债券正在开展前期申报工作,确保融资有计划、还款有保证。
二、存在问题
历经十三年的发展,市建投在助力中心城区功能提升的同时,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在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化改革的压力比较重,市建投作为企业伴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市场化意识淡薄,从管理体制到运行机制都有待改革;二是化债压力比较大,多年来市建投承担了大量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市场融资,累加的债务数额较大,同时,由于自去年以来为化解港务集团债务风险为其偿还的数十亿元债务,及多年来为渤海投资公司和港务集团提供的巨额担保,使市建投的债务压力尤为沉重;三是有效资产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资产已用于项目融资抵押,未来能用于融资的优质资产所剩无几;四是自身造血机能较弱,大部分子公司尚处于发展初期,盈利水平不高,对集团的支撑作用微乎其微;五是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三、2022年重点工作谋划
围绕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及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市建投发展的要求,结合市建投实际,我们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党的建设统领工作全局,紧扣转型发展主线,以适度外沿式发展为基础,以改革尤其是分配制度和干部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为动力,以专业化建设为保障,以合作为路径,紧紧抓住“营业收入”和“利润”两个核心指标,利用三年时间使转型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利用五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转型;“十四五”期间,集团资产规模、营收和利润的年平均增幅要超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幅至少2个百分点。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2022年市建投重点工作谋划如下:
(一)勇当国企党建排头兵,实现企业党建工作的全面创新
一是聚焦学习教育抓常态,持续打牢理想信念宗旨根基。严格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各党支部理论学习室学习制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典型引领,树立良好干部队伍形象。二是聚焦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严格落实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制度。深入开展“四树四建”创建工作,打造具有建投特色的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企业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三是持续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大提升,利用新媒体加大对企业正面宣传和主动引导力度,为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二)全力推进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重要任务
1.全力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建设。一是12月27日八个项目包开标后,市建投尽快与中标央企谈判,签定合作合同,2022年1月成立项目公司,完善公司章程,项目公司根据确定的实施计划和开发时序,推进项目建设;二是待市更新办确定项目70%的拆迁范围后,市建投融资小组参照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第一年资金需求计划,并结合70%拆迁范围的拆迁金额,统筹测算总体资金需求计划;三是配合市更新办和资规局研究土地出让计划,安置区用地由中标央企拿地,同时根据沧州市场承载能力确定土地出让计划,使拆迁总量和土地出让计划达到平衡。
2.全力推进非遗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为确保非遗服务中心2022年7月20日具备试运营条件,市建投一方面倒排工期、安排时间节点,另一方面加强管理、保障项目建设严格有序。主要时间节点安排如下:(1)前期手续跑办方面, 2022年2月28日办结施工许可证;(2)施工方面,本年12月底前确定精装修方案,2022年4月5日完成各楼主体施工,7月20日前完成全部内、外装修施工,水、暖、电、空调、燃气等穿插施工于各个阶段,7月20日试营业,8月15日正式营业。
3.全力推进主城区内涝治理。为加快解决内涝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沧州市主城区内涝治理工作的部署,市建投经过多轮深入研究与充分论证,基本确定了由市建投作为项目实施主体,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社会资本方,由中标社会资本方与市建投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的运作模式。同时为实现项目自身平衡,将小流津河流域周边可开发土地(现有城市更新包以外的土地)纳入本项目实施整体开发建设,其中内涝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约25.67亿元,小流津河流域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约23.87亿元,项目包预计可实现总收入61.47亿元,计划2022年6月底完成主城区6个内涝集水点改造。
4.全力推进在建及谋划项目建设。智慧泊车项目(三期)2022年9月30日竣工验收,智慧泊车项目(四期)2022年12月30日竣工验收;劝学路二期待运河区土地征转完成后,10个月内实现通车;火车站改造项目待8月份城市设计大赛完成后,按市委、市政府部署执行;和悦名著项目东区、西区大部分楼号完成封顶工程;完成东方世纪家园和长芦世纪城续建项目验收,具备交房条件。
(三)多措并举拓展融资渠道,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
充分利用当前AA+企业信用,发挥自身在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为产业项目提供融资担保等运营保障;加紧完成中期票据、非公开公司债券申报前的资料准备工作,争取获得中期票据、非公开公司债券注册通知书,并于2022年4月底之前完成30亿元非公开公司债券、10亿元中期票据的申报工作;通过盘活现有资产、争取更多优质资产划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严格按照“借得来、用得好、管得严、还得上”的原则,优化债务结构,控制债务规模,避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
(四)初步拟定五大业务板块,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1.港口物流板块。充分利用港口资源,重点发展码头、仓储、货物装卸、报关等业务。二港池石油化工码头,总投资约2.9亿元,建设规模为1个5万吨级和1个10万吨级油品化工泊位,2022年三季度完成前期手续,四季度开始疏浚、桩基施工;黄骅港散货港区沧港矿石码头工程,总投资约46.6亿元,建设一个20万吨级和一个25万吨级专业化散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200万吨,预计年收入6.6亿元;黄骅港散货港区散货码头一期工程,总投资约29.2亿元,建设2个20万吨级散货泊位及堆场等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量1800万吨,预计年收入4.5亿元。
2.片区开发板块。重点进行片区开发和类园区建设。沧州市职业教育园区,拟引入沧州市本级的五家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总投资约24亿元,初步设计占地860-100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满足20000名学生的学习、实训、日常生活及未来就业服务需要;青县食品产业园区项目,位于青县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121亩,打造生产加工与技术研发相结合的高端食品产业园区,具备自身造血机能。
3.城市服务业板块。重点开展智慧泊车、新能源项目、海绵城市、城市物业等业务。智慧泊车项目(四期),总投资800万元,拟待我市确定泊车收费模式后,从原有的3600个泊位基础上新建3000个;高速合围区内涝水系河渠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针对城区内涝及黑臭水体等问题,对现有排水设施进行摸排溯源,2022年计划依据市政府工作部署和项目可研报告批复确定。
4.资产运营板块。主要从事运营已形成资产、盘活闲置资产、收购银行不良资产等业务。沧盐光伏项目,拟与华润电力投资公司、沧州盐业集团公司合作,成立项目公司,总投资约15亿元(华润占股比70%,市建投和盐业集团占比30%),2022年二季度完成报批,四季度完成投资,年底前实现项目并网发电;华润渤海新区电厂,拟投资1.6亿元(股比按照评估价格确定),四季度完成股权投资;中石化绿岛加油项目,拟与中石化合作,总投资约4600万元,拟在全市范围谋划7个具体项目,和发改、资规、园林等沟通选址、手续等问题,下一步拟确定合作模式,争取2022年四季度完成市区七个绿岛加油站投资。
5.信息化服务板块。重点打造智慧安监、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智慧环保和移动互联、物联网、5G、卫星导航数据中心等在内的信息化城市大脑。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项目注册资金1000万元,将成为省政府唯一指定并由军方在全省范围内唯一授权的行业管理平台,2022年三季度末力争完成分中心挂牌工作;信息化公司,拟注资2000万元,向政府、企业或个人提供互联网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服务等应用服务;智慧泊车电子发票系统,拟在政府同意启动泊车收费后实施,项目投资267万元,可实现APP上为用户开具电子发票;物联网智慧消防项目,项目投资400万元,计划重点在市区及县域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推广;直流充电桩项目,拟与特来电合作,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分两期投建1307个快充终端,2年计划投资额1.18亿元,建成后可形成3公里充电生态圈,基本满足市区和县域的充电需求。